學校好不好,看專業好不好。還有一個就是看學校的就業率,一所好的學校的就業率是比較高的,發展前景也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們去網上找一些這樣的信息?,F在我們來看看揚州天海職校發展前景怎么樣。
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2002年,是一所非營利性民辦扶貧學校。天海是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確定的江蘇老區人才培訓中心,是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省扶貧基金會和省扶貧開發協會的“職教扶貧”基地。學校2005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7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10年和2013 年又兩次獲得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表彰,被授予“支持和促進革命老區建設發展先進集體”稱號。2017年5月,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牽頭成立“全國革命老區職業院校扶貧發展聯盟”,天海成為首批加入的會員單位之一。2021年11月,學校當選2021年度“育見美好·卓越職業教育院校”。
學校原租賃華東石油技師學院閑置校舍辦學,2021年秋學期整體搬遷至江都區宜陵鎮南陵路57號。新校舍全部為學校獨立使用,建筑面積6252.26平方米。
1.2學生情況。
2020年招生328人,在校生815人,畢業生161人。
2021年招生403人,在校生1001人,畢業生217人。
1.3教師隊伍。
我?,F有專任教師15名,其中文化基礎課教師8人,專業課教師7人;其中本科學歷11人,大專學歷2人,高中及以下學歷2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2人,未定職級10人;其中雙師型教師2人。
我?,F有外聘教師15名。其中文化基礎課教師3人,專業課教師12人;其中本科學歷11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人,未定職級12人。
1.4設施設備
從2015年開始,學校經過三次搬遷,各專業實訓所用的設施設備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損。今年天海在江都宜陵安了家,有了一個相對獨立和穩定的辦學場所,學校董事會和校長室將重建各專業實訓室作為新學期的重點工作擺在首位。目前,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和中餐烹飪專業的實訓場地正在建設之中。2021年秋學期,學校和上海永琪美容美發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開設美容美體藝術和美發與形象設計兩個專業。永琪公司為學校提供的全套設施設備已經到位并逐步投入使用。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
“做人第一、動手第一、就業第一”是天海的育人理念。學校始終將“做人第一”擺在首位,將對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德育課程、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養成“吃苦、忍耐、誠信、自立”的優秀品質,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好人、一個正派人、一個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2資助情況。
據統計在403名新生中,因病因災返貧的困難家庭學生(包含孤兒、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戶、單親特困家庭學生、殘疾家庭學生)占比達70%左右。
為了兌現天海職校“入學不繳錢,就業有保障”的莊嚴承諾,學校把通過各個渠道募集來的善款,根據特困生家庭的困難程度,將善款安排到每一位特困生身上。2021年秋學期截至目前,學生享受的資助有:
資助項目 |
資助金額 |
資助人數 |
備注 |
國家助學金 |
2000元/人 |
74人 |
|
地方政府助學金 |
2000元左右/人 |
21人 |
|
“滴水·筑夢” |
3000元/人 |
100人 |
|
扶貧開發與老區建設示范項目 |
2000元/人 |
8人 |
|
“未來工程師”(一) |
6000元/人 |
60人 |
|
“未來工程師”(二) |
3000元/人 |
15人 |
|
淮安籍學生定向資助 |
1200元/人 |
100人 |
|
天海慈善基金會在開學報到時還給每一位天海的新生免費發放了價值千元的“助學愛心包”,里面包括了三季的校服、夏秋冬的床上用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具。
2.3實習就業質量。
“校企合作”是學校“職教扶貧”辦學宗旨和“全日制與半工半讀有機結合”學習制度得以實現的有力保障。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在保持原有企業穩定合作基礎上,積極開拓和尋找新的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成為天海“職教扶貧”的同盟軍。通過考察和洽談,今年又增加了“南京貓抓”和“上海綠地康養居”等新的實習合作點。
2.4職業發展。
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十分重視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創業創新教育。到了半工半讀和實習階段,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聯合辦學,力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升職空間。
3.質量保證措施。
3.1教育教學改革。
“全日制學習與半工半讀的有機結合”是天海根據學校定位為農村貧困生量身定制的學習制度,是對“全日制與部分時間制相結合”的靈活學制所進行的成功探索。學校把三年學制分為兩段。第一學年在學校全日制學習,打好基礎;第二、三學年到企業半工半讀、頂崗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生產和服務環境中真刀真槍地學處人、學做事、學技能。
針對學習者自身特點和半工半讀模式的需要,天海對教學制度、教學方法和教材選擇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較大調整和改變。例如:在教學內容上刪繁就簡,面對實際,講求實效。不拘泥于現行的規定教材,不盲目以普通高中為衡量質量的標準,也不求與高等職業教育接軌。學校確定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的初、中級工應知應會為專業課的基本教學內容,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轉化為職業能力。數理化外語等文化基礎課則為初、中級工應知應會服務。又例如“重視學生在基本素養和文化知識方面的補課工作。針對學生的書寫能力差,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社會交往能力和人文素養等,學校利用早、晚自修和星期天等‘邊角時間’,‘強制’推行《一二三四基本功補課計劃》。每天寫一頁硬筆書法,每周背誦兩首古代詩詞,雙月參加三次社會活動,每學期完成四篇讀書心得。“強制”推行的結果,喚醒了許多同學的自信,培養了他們的課余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了大家的文明素養。”從2005年開始,學校還陸續編印了《中國古代詩詞一百首》上下冊、《做人與做事》上下冊和《大愛育人、天高海闊》通訊報道集,作為第一學年和第二、三學年《一二三四基本功補課計劃》的校本教材。
3.2規范管理情況。
2021年,學校校長室在董事會的領導下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作風,以“優化外部辦學環境、狠抓內部規范管理”為工作重點,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態度,進一步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校長室領導班子責權分明、配合得力,小事情各自處理,大問題就召開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有分有合,逐步建立起一套規范的管理模式。與此同時,學校還根據年度工作計劃的要求,在現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天海的制度體系和部門崗位責任制,為科學、高效的管理學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3德育工作情況。
天海的教育對象是一個特殊的弱勢青少年群體:他們的學習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困生;同時他們的家庭經濟困難,又是特困生。這些學生在入校后不久,抽煙、喝酒、打架、偷竊等不良行為習慣開始逐漸顯露,給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為了讓新生能夠迅速地了解天海文化,我們精心整理印制了《天海學生手冊》,里面包括了天海的校訓、校歌、校規等內容。這樣一來,新生進校時人手一冊,既能讓學生和家長“對天海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一目了然,也能讓班主任的入學教育有本可循。
新生入學后,我們在一日常規管理上下大功夫。所有一年級班主任住校跟班,手把手地幫助新生迅速適應了獨立的學校生活。狠抓宿舍內務不放松,是班主任每天上班關心的第一件事。就餐排隊、飯前朗誦校訓的天海特色繼續保持,在教學輔導員王恩東老師的精心訓練下,整齊的隊伍和嘹亮的口號成為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用激勵教育促進雙困生健康成長,通過“優秀班集體”、“優秀學生干部”、“最佳進步獎”等獎優活動,學生主動改正陋習、遵守天海校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安全教育和管理時刻跟上,多次進行校園安全大檢查,一旦發現危險器械及時收繳,在學生中形成了很大的震懾力。處理問題學生慎之又慎,凡是涉及學生的反省、處分和勸退,必須要報學工處備案得到校長室的批準,嚴防隨意處理學生的情況。
用活動育人,讓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向陽生長一直是我校學生工作的指導思想。本學期的各項學生活動也是形式各異、各有亮點。保留項目每月一次的生日會依舊精彩不斷,尤其是幾位年輕的新班主任的加入,讓生日會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創新,更能受到學生的歡迎。秋冬交替之際我們組織了一次到潤揚森林公園的秋游燒烤活動,學生在飽覽旖旎風光、大快朵頤之外,還擁有了“天海一家人”的溫馨體驗。
3.4黨建情況。
一是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黨員活動。三月支部組織黨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四月邀請學校顧問、資深老黨員田野同志帶領全體黨員重溫黨章;五月組織全體黨員和積極分子參觀三灣生態公園,跟隨習總書記的腳步領略揚州之美。二是積極參加瓜洲鎮黨委組織的各項活動。黨支部書記聞晶同志多次參加鎮黨委的黨史學習活動,及時將學習成果和心得與黨員分享;孫蕾同志5月份參加了黨史培訓學習并順利通過考試。三是做好做實做細黨員發展工作。經黨支部研究并征求出資人意見確定孫蕾同志作為黨組織今年的發展對象。黨支部安排老黨員跟他談心,安排她外出學習,書寫思想情況匯報。四是組織開展迎接建黨一百周年黨史學習活動。校黨支部根據《關于在全市青少年中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七個一”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教務處和學工處的配合下開展了系列師生共同參與的黨史學習活動。學唱紅色歌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班級組織以“學黨史”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組織學生做手工、繡黨旗,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學校招收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地區因病因災返貧家庭,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性格和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偏差。為了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雙困生身心健康發展,校黨支部發起黨員和積極分子“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倡議。從秋學期開始,每1名黨員和積極分子都要結對幫扶2-3名特困生,和他們交朋友,幫助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困難。
4.
校企合作。
開始于2015年的南京國際青年會議中心與揚州天海職校的校企合作和聯合辦班至今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六年前,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和豐富酒店管理經驗的黃浩俊總經理與天海職校有著50多年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張延年校長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按照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著名的“洛桑模式”,采用“書本知識教授與實際操作指導相結合”的最先進的職教模式聯合舉辦“天海職校南京國際青年會議中心高星級酒店管理與服務班”(簡稱“國青班”)。六年來,天海職校和南京國青聯合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為國青酒店定向培養了200多名一線員工。
在過去的一年里校企合作的隊伍得到了擴大,合作的方式也日趨多樣化。今年學校經過與泰州罡陽股份有限公司的友好協商,雙方本著“互利雙贏”的原則,利用罡陽集團的雄厚實力和閑置房屋資源,聯合成立“揚州天海職校泰州罡陽分校”。罡陽集團投入幾十萬的資金把房屋改造成學校的實訓教室和宿舍,為“定向培養”的罡陽命名班提供了獨立學習、實踐和生活的場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班級搬到了企業里進行教學”,為學校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打下了良好基礎。
5.社會貢獻。
學校在創辦之初就把辦學宗旨確定為:以職業教育為抓手,面向農村貧困家庭特殊青少年群體招生,把那些因各種無奈的原因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被擊敗”的不幸孩子,“找到”、“請到”天海來免費接受職業教育,努力做到“幫扶一生、脫貧一家”。同時,懷著一腔“上學不繳錢,就業有保證”的家國情懷,找到了一種最適合他們、也最適合我們這群辦學人的教育和教學方式——全日制與半工半讀有機結合“1+2”的人才培養模式。辦學19年來,在家長基本沒有經濟負擔的情境下,已經讓6000多名包括孤兒、本人或父母殘疾、低保戶和因病因災而致貧家庭在內的貧困學子,在學會做人、掌握一技之長后,實現穩定就業,過上了有尊嚴的小康生活。
以上就是該校的相關情況,不過一所學校的好壞要自己去體驗過后才知道的。無論在哪所學校,我們都要努力向上。
信息來源:衛校升學網
聲明:以上信息均來源于互聯網,江蘇中考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以上學校相關內容均不代表江蘇中考網意見??忌顖笾驹刚堃允。ㄊ校┙逃荚囋夯驅W校官方最新公布為準。